在婴儿6个月大的时候就应该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婴儿的咀嚼能力,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要怎么给孩子添加合适的辅食? 添加辅食前注意宝宝的信号 1、宝宝体重是否达标 给孩子添加辅食前要充分考虑婴儿的体重。适合增加辅食的体重需要达到出生时的2倍重,至少达到6千克。如果你的孩子体重达到了上述的增长标准,那么就可以考虑给你的孩子进行辅食添加的准备了。
2、宝宝是否出现想吃东西的行为 比如有人在他身边吃饭时他会十分感兴趣,可能会出现来抢你的勺子或者抢你的筷子等行为。如果孩子经常将手或玩具往嘴里放,这就说明他对吃饭产生了十足的兴趣。在这个时候,妈妈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如何给孩子制作营养辅食了。 3、宝宝的发育是否成熟 当婴儿可以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头部和上半身,可以自主的扶着或靠着坐,胸可以挺起来,头部能够竖起来,孩子可以通过转头、前倾、后仰等来表达自己想吃或不想吃的想法时,可以询问宝宝自己的意见,这样就避免了发生强迫喂食的情况。 4、宝宝是否有吃不饱的表现 比如说婴儿之前可以一夜睡到天亮,现在却经常出现在半夜哭闹的情况,或者宝宝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可以先适当增加宝宝的食用次数,可以每天母乳喂养的次数增加到8-10次或喂奶粉1000毫升左右,如果宝宝还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总是哭闹。那么这就是孩子在6个月前后出现的生长加速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适当给宝宝添加辅食。 5、宝宝的伸舌反射是否消退 很多爸爸妈妈都发现刚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宝宝经常把刚喂进嘴里的辅食吐出来,这时候许多爸爸妈妈就以为是孩子不爱吃。其实孩子这种伸舌头的反应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状态,称为“伸舌反射”,出现这种反应就说明还不到宝宝食用辅食的时候。伸舌反射一般到宝宝的4个月前后才会消失。 小儿辅食“黑名单” 1、荤食类 荤食类富含大量的铁质和蛋白质,通常都被认为是最有营养的食物类型,许多妈妈会将肉炖至酥软或者撕成细丝的状态,有利于让孩子顺利吃进去补充营养。不过下面所列举的这几种食物,在辅食的初阶段,不是很适合宝宝食用。 第一个就是蛋清,鸡蛋清中含有的蛋白分子比较小,有时可以通过肠壁直接渗入宝宝的血液中,使宝宝的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容易产生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最好等到宝宝满一岁后再进行食用。 第二个就是汞含量较高的鱼,汞元素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机形态积聚于食物链内的生物体,主要是鱼类,而且甲基汞可能会影响人类神经系统,孕妇、胎儿和宝宝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在选择鱼类时,要尽量避免食用体型较大的鱼类或其他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剑鱼、旗鱼、鲶鱼、大眼吞拿鱼和蓝鳍吞拿鱼等鱼类。
2、主食类 谷类、淀粉类食物,是许多爸爸妈妈们首选给孩子的辅食食物,因为这类食品很容易消化和吸收,而且不容易致敏,给孩子添加辅食时总是首选米粉、稀粥等谷类、淀粉类食物,这是正确的行为。但是爸爸妈妈们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吸收,总是偏向于选择更加精细的谷类食物,但是其实精细的谷类食物里维生素大多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减少了B族维生素的摄入,这会影响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容易因为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而影响视力发育,容易导致近视眼。 宝宝最爱的3种辅食蔬菜泥 1、青菜泥 青菜泥的主要原料是青菜,要先将洗干净的青菜扒下菜叶,并将菜叶撕成碎片形状,尽量不要用刀切,以免将刀里粗糙的纤维混入菜里,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同时要烧开等量的水,将碎菜叶放进沸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等待稍凉后将煮烂的碎菜叶连同水一起倒入不锈钢或铜丝筛子中,过滤掉水分,再用不锈钢的勺子在筛中刮压滤过。最后丢弃渣滓,用筛子滤出的泥状物就是菜泥。菜泥可以单独给宝宝食用或者调入稀粥或烂面条中食用,每次15克左右,每天1~2次。 2、四味菜泥 四味菜泥的主要原料是胡萝卜、菜花各50克,豌豆、毛豆各25克,牛奶50克,精盐少许。首先将菠菜淖掉草酸,分别将胡萝卜、菜花、豌豆、毛豆洗干净,再将胡萝卜刮去皮切成小丁,菜花掰成小朵,豌豆、毛豆去皮。然后将4种原料分别装入小碗内上屉蒸熟,取出后碾成糊状拌在一起。最后将牛奶烧开,倒入菜泥中,加入精盐拌匀就可以食用了。它的营养成分丰富,四味菜泥味道香美且容易消化,富含营养价值高,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B等维生素。 3、菠菜糊 选取适量菠菜,用开水淖过后,切成小块打成蔬菜汁。将米粉加入波菜汁调成稀糊状。在锅内烧少量水,等水开后将调好的糊倒入锅内,边倒边搅拌。在沸锅后加入少许盐和香菇粉,最后淋上植物油再烧一会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