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综合资讯 > 文章

公布啦!五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时间:2021-07-20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公布啦!五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9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记者于佳欣)

  相关报道  经济日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怎么建?

  近日,各地省级两会已经陆续结束,新提法、新表述不断出现。经济日报推出“从地方两会布局把握中国经济律动”系列报道,聚焦各地新动向,解读新趋势、新风向。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地两会纷纷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地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新设想、新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年以来,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希望借此引领推动新消费,丰富新供给,更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新消费需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究竟该如何建设?记者近日梳理了各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规划,结合有关专家接受采访时的观点得出,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对于我国当前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布局精细规划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逐步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性。

  高宝华说,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就已提出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与一些新一线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后,商务部等14部门于2019年出台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进入2021年,面向“十四五”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一战略布局更加具有深远意义。具备条件的相关省份已经意识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对此,今年各地两会纷纷结合自身特色推出明确规划。

  北京市提出,推动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发展,扩大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上海市提出,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推动市内免税店新政落地,打造一批智慧购物示范场景、商业消费体验中心。广东省提出,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浙江省强调,要持续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万亿元,居民消费率达42%。江苏省则明确,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加强“老字号”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中西部地区的商贸集散中心也实现基本覆盖。如陕西省提出,支持西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咸阳、渭南建设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重庆市提出,加强需求侧管理,探索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非首次提出,但在2021年各地两会成为高频词,充分表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所产生的强大消费引领与带动作用,以及消费资源的集聚作用,对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国内消费市场更具吸引力。

图为繁华的武汉汉口江汉路步行街。张畅摄图为繁华的武汉汉口江汉路步行街。张畅摄

  扩大消费育新载体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引导上游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常消费规模巨大,总量高、增速快,并具有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一是消费对象国际化,体现为进口规模巨大,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高;二是消费人群国际化,体现为在本地居住的外国人规模大,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消费者消费意愿强;三是消费渠道国际化,反应快、成本低、体验好,跨境电子商务B2C发展较为领先。

  那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国不同地区在城市选择上应该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是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即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消费基础设施、消费政策等的城市。”赵萍表示,“与此同时,城市消费潜力要大,这表现为未来增长空间大,能够立足国内、辐射周边,甚至形成面向世界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此外,国际化水平较高、对外开放意愿强。通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高宝华认为,近年来,随着新发展格局以及扩大内需战略支点提出,消费愈加受到重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受到更多城市青睐。在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要根据城市自身消费市场容量、辐射带动能力、消费国际化水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与消费特色、存在的短板等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量,继而精准定位、精细规划、分步施策、逐步落实,方能有望建成。

  依托优势做出特色

  数据显示,就消费规模而言,我国很多城市距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仍具有很大距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要量力而行。”赵萍表示,未来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可能是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赵萍强调,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要让不同城市做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有四方面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是目标差异化,即依托本地综合实力,确定目标是区域性还是全球性。

  其次是依托本地优质消费资源,形成独特的商品和品牌供给能力。特别是要增加特色产业、知名品牌、独特的文化资源等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新品首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服务消费产业。

  再次,要依托地理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与辐射空间不同,来形成独特消费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应根据自身消费市场需求,在产品特色、服务特色方面有所创新,并带动商圈改造,形成独特的智慧商圈、特色商业街、步行街等,从而实现差异化消费体验。

  此外,应依托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推动消费融合创新,打造一批商旅文体联动示范项目,并推动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闲置工业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新型发展载体转变,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消费体验。

  高宝华认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短期将对中高端商品消费、服务消费、融合消费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带来良好机遇,长期将对上述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一定机遇。“在整体布局上,一是要遵循区域和城市发展基本规律,加强统筹谋划、多点布局、错位发展、有序推进;二是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在区域城市群、省级都市圈中‘领头雁’的作用,引领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建设消费资源集聚地正当其时

  文/冯其予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期间,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力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始终超过50%,最高达到69%;另一方面,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新消费业态和科技创新带来的消费升级,为消费增长拓展了新空间,释放了潜在消费能力。

  早在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将不断攀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当其时。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该如何建设?这需要从推进国际化入手,加强规划,突出特色,从而形成集聚效应。

  首先,要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让买全球和卖全球能够轻松实现。一方面,要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的消费者实现买全球。这对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在创新贸易方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意味着要吸引各国消费者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实现卖全球。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更需要拓展思路,创新形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其次,做好规划,突出特色。要对世界各国消费者形成吸引力,就必须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广中国品牌。各地应结合自身历史文化、独特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景观、特色商业街、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特色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意愿。

  此外,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还要做好不同景点、不同商圈的差异化定位,不仅要让外地游客旅游体验丰富,也要让本地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

  新模式引领新消费

  ——广州推出10项行动计划

  文/郑杨

  牛年春节,广州交出了一份文旅消费的亮丽“成绩单”:7天假期共接待市民游客1086.7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73.68亿元;举办“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系列文旅活动1550多场次,全市景区总预约数排名广东省第一……“丰盛的文旅大餐,让‘留穗过年’的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到浓浓的广式年味,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吴青松说。

  这份“成绩单”,展示了“千年商都”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初步成效和巨大潜力。

  2020年9月,广州宣布已向商务部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并以此为契机推出10项具体行动,着力打造国际品牌聚集地、时尚潮流引领地、中国制造展示地、岭南文化传承地、消费创新策源地。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被列入今年重点工作。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先要打造国际一流商圈。2020年以来,广州一边升级“老商圈”,一边培育“新商圈”。其中,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成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项目。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步行化管理的商业街之一,北京路曾因业态老化而失去吸引力。但今年春节,大量游客涌向北京路,通过全国最大的户外超高清裸眼3D屏观看春晚、在古老骑楼和光影装置投射出的花海间穿梭打卡……7天累计客流量达256.35万人次,同比增加327.96%;营收37993.5万元,同比增加378.71%。

  北京路人气何以回升?据越秀区区长苏佩介绍,北京路在升级中全力打造“最具烟火气”的商贸业态,推广无人送餐、无感停车、超高清直播,催生了机器人餐厅、故宫文创等网红打卡点。业态变酷变潮了,人流变多变年轻了,消费也变旺变放心了,北京路商圈提袋率已接近世界一流步行街水平。

  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要能引领新消费。2021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将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以时尚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甜蜜经济带动消费增长,并打造一批羊城夜市消费地标。

  回顾春节广州文旅市场,正是亮点纷呈的新模式、新业态让人们玩出了新领域、买出了新高度。如广州正深入挖掘岭南文化中的“甜蜜资源”,努力打造世界婚庆旅游目的地,助推了全域旅游升温。又如羊城夜游也在春节助燃了新消费,让游客真切体验到夜间经济的新活力。

责任编辑:张玉

上一篇:甘肃“80后”干部刘凯拟任市(州)党委副书记

下一篇:大党丨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健康导报是正规期刊吗.. | 联系《健康导报网》 | 关于《健康导报网》
合作微信ID:jkdbscn  |   QQ:360403972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  |  电话:QQ:360403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