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程芳琴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称号 来源:山西大学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350名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对有突出贡献的10名标兵授予全国五一巾帼奖章。我校程芳琴教授是10名“全国五一巾帼奖章”获得者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一位获得者。她于4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大会并接受表彰。 程芳琴教授(右五)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程芳琴,中共党员,教授、博导,山西大学副校长,山西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她带领团队面向国家固废资源化的重大环保需求,面向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对煤矸石、煤泥等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重大需求,在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发电和民用燃烧,以及粉煤灰和煤矸石无害化生态充填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技术突破。她为我国工业固废大宗消纳、高值利用和低热值煤发电行业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为全国环保事业和山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一名科学家应有的作用。
用科技的力量 点“石”成“金” 与煤炭资源伴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在常人眼中“一无是处”,在程芳琴教授的眼里却“价值连城”。她数十年致力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从理论到实践探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之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验,她始终不忘初心,孜孜以求,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重大科研成果,实现了一项又一项产业转化,把污染环境的“固废”变成了高附加值的稀缺金属、优质的建筑材料,为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她胸怀家国、热爱科研,以全部热情投入科研事业,始终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忘我地燃烧着自己、奉献着自己、快乐着自己! 献身科研事业创造一流科研成果
粉煤灰、煤矸石和煤泥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世界级的环保技术难题。仅以粉煤灰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粉煤灰年产生量高达6亿吨,每年以近2亿吨的存量递增,累积堆存量已达20多亿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山西是煤炭大省、能源大省,煤炭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挑战更加严峻。 程芳琴教授生于斯、长于斯,满怀着对山西这片土地的热爱,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一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她带领她的团队围绕煤矸石煤泥组份多变利用难度大、发电变负荷时污染物协同控制难以及填充利用造成自燃与渗滤等技术难题,创建“分质资源化利用-分类无害化填充”的能源化清洁利用和无害化安全处置系列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固废高效利用的科技新路,打开了粉煤灰高效利用和燃煤污染控制之门。 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3项。发表论文4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出版著作5部。带领团队获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SFC-山西煤基低碳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项,山西省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重大项目15项。 在她的带领下,山西大学获批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建设了“煤电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006年,建成了山西省工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煤炭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并在2018年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2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山西省唯一一个“煤化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15年-2019年,先后获批“燃煤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低附加值煤基资源高值利用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弘扬高尚师德培育一流科研团队 程芳琴教授始终告诫自己:“我不仅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还是一名人民教师;不仅是学科带头人,还是团队领头雁”。她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不论科研工作有多忙,她都坚守三尺讲台,坚持为本科生讲授课,积极推进工科教学改革,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她多次自筹经费资助团队青年出国访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深入企业,培养工程实践经验。她和她的团队围绕“凝练学科方向、建设高水平学术团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积极开展国际视野下的科研教学交流合作。与美国犹他大学Miller院士、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张东柯院士等国外学者产学研协同攻关,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企业实践的科研骨干。她还非常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引导身边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优秀科研骨干,成为省级、国家级项目负责人。 程芳琴教授始终注重“引育并重”,打造人才团队。近年来,先后引进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4名;柔性引进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张东柯院士、清华大学金涌院士、中科院过程所张锁江院士等在专业领域极具影响的高水平人才;全职引进工程技术人才5人;培育引进优秀青年博士20多人,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她的团队有教授9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20人,团队成员具有博士学位占比91%,被授予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奖状”集体,“山西省模范集体”“山西省工业废弃资源化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面向社会发展?做出一流实践贡献
程芳琴教授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科研的重要导向。近年来,她主持开发的固废资源化清洁利用、低品位盐湖资源等技术,有多项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应用于晋冀蒙等30余套合计8000 MW发电机组,建成40余条年产180万吨煤泥型煤生产线,完成5个约亿吨煤矸石无害化处置工程。共消纳固废2.2亿吨,生态充填约6000亩,减排SO2 约230万吨,NOx约5万吨;新增销售收入110亿元,新增利税38.6亿元,推动了低热值煤发电行业技术进步,改善了京津冀环境空气质量,促进煤基固废的清洁高效全利用;低品位盐湖资源等技术在青海建成了亚洲最大生产规模的硫酸钾生产装置,为国家节约外汇6500万美元左右,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提高盐湖钾回收率10%以上,每年可提高产量26000吨,创造产值5.2亿。为我国工业固废大宗消纳、高值利用和低热值煤发电行业技术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她致力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先后在朔州、长治、太原小店等地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成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推动校地紧密合作,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
勇担管理重任?打造一流管理机制
程芳琴教授既是杰出的科技专家,又是优秀的管理专家。担任山西大学副校长以来,充分发挥长期从事科研实践的优势,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大刀阔斧推动学校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山西大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她非常重视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下大力气组织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申报、评审和验收。近年来,学校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个教育部、环保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她十分注重提升承担大项目、产出成果、争取大奖项能力。每年都定期组织开展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培训工作,邀请一流专家对青年教师申报项目进行指导。近三年来,学校自然科学科研经费达到7亿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连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在Nature子刊连续发表论文8篇,实现了基础研究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的重大转变。 她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动山西大学光学、生物医药、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建成了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抓实山西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倡导创建了“山大艺道”众创空间,孵化3家企业,“新三板”挂牌上市,获批国家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程芳琴教授对自己和科研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要求。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她总是充满自信又十分谦虚,因为她坚信“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任务还很重,要从零开始,不断奋斗”。
信息来源:宣传部校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