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近日,印度陆军提出了招标采购本国轻型坦克的需求,尽管印军的确有不少对轻型坦克的需求,但仔细探究印军对于轻坦的研发路径,不难发现这回的印度轻坦招标活动中存在的各种“不着调”之处。 印度需要怎样的“新轻坦” 由于中印两军在边境西段的军事对峙实际上并未结束,加上印度政府和军方试图借此机会满足自己实际需求的情况,印度军队以边境局势紧张为由进行“准备战采购”的活动最近又有了新的“愿望清单”——多达300辆“可以空中机动”的轻型坦克。 对于印军而言,东线的军事压力大于西线,合成某旅的快速装甲在东线“畅行无阻” 从印度军队自身的角度看,对于轻型坦克的需求某种程度上是长期存在的:印度国内特别是边境地区相对孱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战斗全重45吨以上的T-72和T-90主战坦克的有效运用相当不友好,尽管印度自称有超过800万公里以上的公路,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硬化路面的碎石路甚至土路,根本不适合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而印度的铁路线虽然四通八达,但极端低下的运作效率导致其作为装甲部队战役、战略机动的手段,速度很难得到保证;加上印度的作战想定环境中也有不少需要轻型坦克的地带,印军长期以来对轻型坦克装备的“漠视”原本就有些奇怪。 不过从印度媒体的报道和印度国防部的表态来看,印度这次采购轻型坦克的目的并非是“亡羊补牢”,而是纯粹的攀比心态——由于印军从中国方面的公开报道中了解到解放军在西藏军区列装具备优秀高原机动作战能力的15式轻型坦克,因此“针锋相对”要装备同类的装备。 印军在东线没有T-90,在列城方向也缺少T-90 以小孩过家家的心态进行军备建设原本就有点不靠谱,随后媒体报道的有关印度军队在采购轻型坦克中的型号选择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印度军队首选的轻型坦克竟然是俄制的“章鱼”轻型坦克,尽管这款装备因为已经进入俄军现役,系统本身相对成熟,印军理论上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批成品使用,而且与印军现役坦克相同口径的2A75型125毫米炮和弹盘式自动装弹机也方便其后勤保障,18吨的战斗全重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空运甚至进行空投,但该车为了空降采用的低重量导致其防护作战能力极为低下,其现役型号的火控系统也相当简陋,即使俄军推出的改进型号,其信息化作战能力也要比15式轻型坦克低一个档次。 加上在最为关键的机动性能上,在低海拔地区可以达到28马力/吨功重比的“章鱼”因为没有针对高原环境进行优化,其发动机在3500米以上海拔区域功率会下降30-40%,油耗则要增大30-50%,机动性能也要大打折扣。作为旨在对抗15式轻型坦克的装备,“章鱼”的总体性能几乎可以说完全不合格。 “章鱼”的吨功比并不高,其机械增压的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也很难发挥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考虑,代表印度“国产之光”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也提出了两款自行研制的轻型坦克方案,并提出要在18个月内研制出3辆原型车。其中的一个方案源自1983年提出,早在1996年就宣布放弃的印度自产轻型坦克计划,使用印度能够自产的BMP-2步兵战车底盘搭载法制的105毫米炮炮塔。不过这个方案弃置已久,即使恢复其性能也严重落后于时代。 因此另一个看起来更加先进也更加大胆的方案也被提了出来:使用印度正在许可证生产的韩国K-9自行火炮的底盘,换装比利时约翰·考克利尔防务公司研制的模块化炮塔,可以使用105毫米或者120毫米火炮。 处于PPT状态的DRDO轻坦克方案 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印度通过外购炮塔,的确有将K-9自行火炮改装成轻型坦克的可能性。约翰·考克利尔防务公司研制的模块化炮塔和其使用的火炮性能在国际上属于不错的水平,搭配K-9自行火炮底盘和高达1000马力的发动机,理论上也能具备不错的机动性。 不过一方面K-9自行火炮原本的重量高达47吨,虽然换装炮塔能够降低其重量,但其总重很难有大幅度的减少;特别是K-9作为自行火炮,为了方便炮组人员操作,其车体内部的空间相对较大,当其被改装为轻型坦克之后,必然会出现空间利用不彻底或者整车结构不够紧凑的情况;另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是其防护能力,由于K-9自行火炮的出身,该车本身的防护能力相当有限,而又因为其较大的重量,为其进一步增强防护的难度也同样较大;再考虑到高原上发动机功率下降的问题……K-9改成轻型坦克的前景显然也不算乐观。 采用X1100-5A3综合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和液气悬挂的K-9自行火炮,是印军机动性能最好的战斗车辆,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轻坦底盘的备选 随着当代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的增加,近年来很多对轻型坦克有特殊需求和兴趣的国家都开始重新研制轻型坦克,而出于控制研制成本和降低技术难度的考虑,使用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乃至自行火炮底盘这样的现成部件作为技术基础发展轻型坦克也成了一条常见的技术道路。不过由于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在基本需求上的根本性区别,绝大多数通过改装而来的轻型坦克既没有解决轻型装甲车辆最关键的防御能力问题,又没有很好控制住战斗全重,最后成了30吨级坦克歼击车,反而定位尴尬。 如何在防护、火力和机动上取舍,成为了当代轻量化主战坦克的主要问题 在这一系列轻型坦克中,只有中国的15式轻型坦克作为特例,从一开始就强调其特殊的作战使用环境,围绕在高原环境下的作战要求研制全新的轻型坦克,并在保证火力和机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强化了坦克的防护能力,最终使得15式轻型坦克成为一款能够在其预想作战地域有效运用并对抗假想对手目标的同时,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优势装备。而这种踏踏实实从头开始的装备研发态度,某种程度上正是凡事想着“针对性短平快”的印度武器装备研发所缺乏的。 我国坦克工业60年的技术积淀,岂是印度人几年就能追上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