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3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历史高点,出口增速为何强劲回升 文 崔晓敏、徐奇渊 2020年4月以来,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明显萎缩。而同一时期,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增速超预期修复:4月-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录得-0.1%,较一季度-13.4%的增速大幅改善。显然,外部需求的恶化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事实上,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中国出口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这确实得到了数据的支撑。2020年4月,中国13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总进口当中,中国的出口份额大幅反弹至18%,较2019年二季度高出了5个百分点,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我们的估算,预计5月中国的同口径出口份额仍将保持在高位。 图1:4月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大幅上升注:中国的贸易伙伴选择了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巴西、加拿大、沙特和南非。2019年,中国对这13个地区再加上中国香港的出口接近总出口的83%,由于中国对香港的出口绝大部分是转口贸易,因此上图中的贸易伙伴不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为以上13个贸易伙伴的总进口中国产品的比例,这些伙伴的总进口额为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需。图中2020年第2季度为4月取值。 出口市场份额通常对应于出口竞争力。为什么4月以来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第一,有部分一季度订单延迟交付,推迟到了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3月国内大面积停产,出口交货被迫延期甚至取消。2020年一季度,中国出口的市场份额降至12.5%,显著低于一季度的历史平均水平。但是,订单延迟并非后来出口市场份额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出口订单的延期交付比例有限,另一方面,短期剩余需求可能通过库存消耗、同类产品替代或者涨价的形式得以消化。另外,4月以来海外疫情大面积暴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总体上呈现恶化,根据某平台数据来看,后来的撤单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订单延迟交付的效果。所以要解释出口增速稳定、出口市场份额上升,还要审视其他角度。 第二,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等抗疫物资出口激增。防疫物资出口增长既有需求结构改变的原因,亦有出口市场份额继续扩张的原因。4月以来至今,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升级。在疫情影响下,海外市场对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需求激增。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中国成为全球防疫物资的主要来源国:一方面,疫情之前中国就是全球主要的医用防护服(HS6位编码621010)、口罩(HS6位编码630790)生产国。2018年,中国在这两类产品上的出口分别占到全球份额的46.5%、43.8%。另一方面,中国率先遏制疫情并有序复工复产。在此背景下,防疫物资出口成为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据海关总署统计,1月-5月口罩带动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25.5%,医疗器械出口同比增长33%。如果扣除中药材及中式成药、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的带动作用,4月-5月出口增速将从零增长降至-4.2%。 但是,防疫物资出口也不能完全解释4月-5月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大幅上升。以4月为参考,二季度中国出口市场份额较2016年-2019年均值(13.3%)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而根据我们的估计,除医疗设备外的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贡献不超过3个百分点。即使考虑医疗设备的作用可能也不足以完全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产能受限,根据工信部在4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披露,中国医疗设备产能的发挥受到全球供应链紊乱的影响,相关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 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纾困政策对需求起到了稳定作用,而国内外疫情分化使得中国在供给端、出口端的竞争力迅速凸显。 从需求端来看,在各国的经济纾困政策对冲下,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恶化程度可能低于企业部门,从而消费需求较为稳定。一方面,政府直接向居民发放补贴、提供福利或延缓贷款等。另一方面,政府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补贴,也以维持就业为导向。比如,美国3月和4月出台的CARES和PPPHCEA法案,针对个人的补助估计达5500亿美元。实际上,增加失业补助后的平均失业金水平,接近甚至达到了美国非农行业的平均周薪。此外,针对小企业的补贴也达到7583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贷款为企业支付工资和租金等,而且如果企业能够在8周内维持雇佣人数,还将可能获得较大比例的贷款免除(高瑞东(2020),《相对收益的世界:中美经济长跑角力》,国泰君安证券)。 这些政策明显修复了美国家庭部门的收入和消费。2020年二季度CARES法案针对个人转移支付的累计乘数效应接近0.5(Bayer等,2020)。 从供给端看,海外疫情持续、生产秩序受到影响,而同时国内却率先复工复产。在前述需求、供给两方面的作用下,中国出口的竞争优势凸显。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数据,2020年4月-5月美国从全球进口的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同比大幅下滑。具体地,美国自中国以外地区进口的消费品、中间品及资本品同比增速在4月-5月连续恶化,5月同比增速较3月分别下降了44和19.4个百分点。 但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各类产品同比增速,则较一季度明显回升,4月美国自中国进口消费品同比增速较3月回升33.3个百分点,5月进一步回升9.9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回正至0.59%。类似地,美国自中国进口的中间品和资本品较3月亦有明显回升,4月-5月分别回升23和1.1个百分点。这反应了中国出口对其他地区的挤出。 图2 2020年1月-5月美国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速注:根据BEC分类将10位HTS分类产品确定消费品分类。 数据来源:USITC和作者整理。 中国下半年出口,远虑多于近忧。从短期看,疫情的持续以及各国纾困和刺激政策的相继落地,仍然将对中国出口稳定形成有力支撑。然而,从中长期看,中国出口增速保持强劲回升势头并不容易。一方面,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疲软导致的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恶化,将制约外部需求的修复进程。另一方面,随着同类国家渡过疫情高峰,并逐步复工复产,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替代效应、出口市场份额都可能会回归正常时期的水平,进而弱化对总体出口增长的支撑。 此外,还需警惕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强的负面影响。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短还有一定不确定性,中国经常账户将可能会出现相应地、持续一段时间的显著失衡,进而可能在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和指责。这将突出表现在人民币汇率、中美关系等方面。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0年4月-5月,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总额已经上升至8450亿元,服务贸易逆差回落至1342亿元。根据我们的估算,4月-5月中国经常账户占GDP比重将处于4%-5%之间,时隔九年后再次达到甚至超过经常账户失衡的临界标准(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率超过3%-4%)。 作者崔晓敏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奇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
上一篇:他们是乘风破浪的“逆行者”